奇点文学社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7节(第3页)

“有禁止奴仆勒买——以前奴仆都是家生子,爹小时候,家里的奴仆还都是买来的。那时讲究‘宁养家生犬,不养外姓奴’,像唐大虎,唐管家都是卖了身,跟咱家改了姓的——皇上登基以后,不让奴仆卖身了,天下全成了雇仆。”

“再如,禁私刑——从宫里到达官贵族家中,不得给奴仆私设刑罚,有事直接报官。”

唐夫人插了一嘴:“街上的小摊儿贩不用过税,官家说贩夫贩妇不容易。穷人家里没有丁壮劳力的,还可以去官府报个贫困户,每月申领米布。”

他俩人叫唐荼荼两滴眼泪给吓着了,想起什么说什么,噼里啪啦倒出来一兜。

……

听了小半个时辰,唐老爷和唐夫人终于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萧太师和萧家的事儿倒干净了,翻来覆去说了两遍,一点新的都倒不出来了。

唐荼荼终于不再问了。

她没力气答话,落下句“您们早点歇息,我回房了”,魂儿似的飘回了小院,留下老爹娘摸不着头脑。

唐荼荼揣了酸甜苦辣咸五味在心里翻搅,难受得厉害,又重新展开一本干净的本子,把他们的功绩都记在本子上。

王家外科老祖宗、江神医,还有这位萧太师……还有自中唐之后、这几百年间不计其数的“异人”。

唐荼荼眼前花了一下,又似有耀眼的光拨开云雾照进来,破开她一直以来的蒙昧。

她终于明白了,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熟悉感是从哪儿来,这么庞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里,那些细微之处的制度人性化又从哪儿来。

收百姓举报信的京兆府;

读书人敢聚社扎堆地讨论国事;

有遍及天下的义学馆,贫家孩子念书不要钱。考过乡试的举人们要分科读书,再上边的会试要分门别类地考,不考全才,而考专才;

“父母之命媒妁之约”成了被瞧不起的老教条,少有人提,年轻男女敢于自己睁大眼睛去相看;

还有不收税的路边摊、掏不掏钱随你心意的书屋,各坊里照顾老弱病残的慈善院……

政教风化,处处都藏了后世的影子。

重农不抑商、崇文不轻武,官不冗余,税不繁杂,文士风流与经世致用并举,上下法度严明。这是一个封建王权的前提下,最最最能接近以人为本的时代雏形。

因为,这是一个被许多先行者改造过的朝代呵。

只是那些光彩熠熠的创新与发明,又受限于时代的愚昧,被埋在沉灰里了。

——得捡起来,拂去灰。

一大早的,唐荼荼又去母亲那里支了三百两银子。

短短半月,她花出去一千两了,全家一年都花不了这么多。唐夫人没见过这么花钱的,心疼坏了,闷头闷脑地给闺女数了银票,一顿朝食吃得战战兢兢的,生怕荼荼走了什么歪路。

胡嬷嬷说荼荼买了四百两的花椒,没见别的了。唐夫人眼界不宽,想不着干什么能这么烧钱,她把京城所有的销金窟过了一遍脑子,犹犹豫豫问。

“荼荼是去赌坊了么?”

唐荼荼:“没有啊,我去赌坊做什么?”

“那你拿着钱做什么去?”唐夫人斟酌着话:“娘不是要克扣你,我是得记个账。”

唐荼荼没明白母亲那些考量,她把剩下两只云吞呼噜进肚子里,迎着清早的太阳笑起来。

“我想印一套书!”

第95章

玩笑  腹黑首席萌萌妻  守寡后我重生了  七零娇知青  顶流的豪门后妈  明明是炮灰绿茶却过分团宠  【快穿】快穿女主:不要男主要忠犬(GB)(有h)  大村长  他没有我想的那样爱我  何似春光容易別(高H)  贤妻  甜糕娘子  朋友,交往吗?  春秋小吏  最强攻略  不要折断她的枝(重生 1V1 HE)  我的极品女上司  只许她撒娇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  末世之活着  

热门小说推荐
反派又在被迫万人迷

反派又在被迫万人迷

反派又在被迫万人迷简介emspemsp反派又在被迫万人迷是龙柏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反派又在被迫万人迷主要讲述了他,有个前穿越者龙傲天的师父,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霸气主角穿越龙柏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禁忌书屋提供反派又...

捡到大佬后,我直接被带飞

捡到大佬后,我直接被带飞

又名修行一途,不分善恶对错,只论因果。修士想要立足于天地,须得历经千难万险。云芊只是一个普通村野少女,十岁之时突遭灭村之变,侥幸逃过一劫,偶然捡到一颗红色宝石。岂料,红色宝石内竟藏有一位活了万年的大佬。大佬,求抱大腿!大佬,求带飞!大佬,请带我飞升上界!大佬,请带我成神!...

本红娘赔了自己又被套路

本红娘赔了自己又被套路

本红娘赔了自己又被套路简介emspemsp关于本红娘赔了自己又被套路身为相亲节目主持人,何初夏意外穿越到古代,为了吃饭重操旧业,举办古代版非诚勿扰,不但赚到手发软,还解决了自己的单身问题,俘获大狼狗一只某日,妖娆王爷正在看书喝茶...

崛起复苏时代

崛起复苏时代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如果您喜欢崛起复苏时代,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简介emspemsp关于寒门首辅(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