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文学社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六明明德之后的修行(第1页)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知至,即我们对于自心的真性和真相,不仅在理上已经明白了,同时也在自己的内心通过对自心的观照体会到了,体悟到了,体证到了。虽然这只是一种初悟,但却真正地进入了大学之道的修行之门。在物格而后知至之前,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达到物格而后知至,当真知、真理在我们的内心中显现了之后,我们就有了修行的根本,物格而后知至,它是修行的一个分水岭,一个分界线。这之前的修行相当于在打基础,在为“物格而后知至”做各种准备。当我们的修行突破了内心的无明迷惑,当内心的迷雾最终被穿透的时候,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个本质的变化就是当我们见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后,对于如何修行,对于之后要走的修行之路就已经清清楚楚,不再有疑惑了。以前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没有进门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人去引领的话,那么仅仅靠自己的努力,很难找到那个门究竟在哪里。所以说老师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和引导修行者进入真正的修行之门。

当进入修行之门之后,修行的道路、方向、方法就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了修行者的面前。这个时候所有一切就取决于修行者自身如何去精进的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要获得怎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修行者自己。

知至而后意诚,意,意这个字它是由一个音加一个心构成的。意就是心之音,也就是内心的声音。心声,即我们内心深处的动机,内心深处的动机是非常隐秘的。在阳明心学四句教里面,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意”是非常鲜活的,它是自性本心的鲜活的作用。

在明心见性之前,意就是一种妄意,所造作出来的就是妄念和妄想。而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一种真意。这个真意是指,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这种安住,就叫做真意,也就是这里说的意诚。所谓的诚就是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专注在真知、真心、自性本心上。诚,诚在修行中,不管是任何一种宗教,还是任何一种修行方法,诚都非常重要。诚,是信仰的根本。对于有一些修行的方法,比如说以信仰为主,因信得度这样的法门,比如说基督教中对于上帝的虔诚的信仰,包括净土宗中对于净土、对于阿弥陀佛的虔诚的信仰,它的核心都在诚上。

至诚就是信。所谓的信,就像我们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打电话一样,那个号只要拨对了,通信就建立起来了,而拨打的过程即是专一专注的过程,一心一意的只有这一条通道没有第二个通道,这就是诚和信。信仰也是如此。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修炼的这种对象,但信和诚是其中的根本。换句话说,所谓信仰的对象,其实从最根本上而言,它像一个道具,当然它既是一个道具,同时又是信仰的目的。这里的秘密就在于,在刚开始的时候它是一个道具,但是当修行者一心一意的这样虔诚地信仰,最终达到了自他一体,也就是说修行者自己和信仰对象完全合二为一的时候,无二无别的时候,道具就化掉了,而修行者的自我这个小我也化掉了,而合一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信仰。

在“诚”之中还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敬。这个敬是指尊敬的敬,敬重的敬,敬畏的敬。在修行中,修行者一定要心存敬畏,对信仰以及信仰对象要有敬畏之心,它是比修行者更为伟大的一种存在,而修行的过程就是在仰望的过程中,在敬畏的过程中,不断地修去修行者小我的那些妄想、无明以及习气,而最终不断升华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最终达到与信仰对象完全合一无二无别的境界。

这就是以“信”为修行之法,以诚、以敬为修行道路的这样的一种修行法。另外,诚和敬以及信,是接通修行者和信仰对象之间能量信息通道的核心条件。诚、敬、信,即是建立信息通道,或者说,诚、敬、信其实就是信息通道本身。在观心修行中,修行者这样一个个体,它相当于自性本心智慧之海中的一滴水,而修行的对象以及信仰的对象就是自性本心智慧的大海,无边无际的智慧海洋,它是鲜活的,鲜活的海洋。修行者如何才能不断地接近、不断地融入自性智慧的海洋呢?在所有的观心修行的方法之中,都有一个核心的精神,这个核心的精神,就是诚,就是敬。

知至而后意诚,其实就是说,在静坐观心的时候,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性本心,在这种专注之中,同时含有一种敬畏,沉浸在里面,这种沉浸的程度越深,那么对于自性本心的契入程度就越深。“知至而后意诚”的修行,就是当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进入了大学之道的修行之门之后,就一心一意地心怀敬畏地以诚敬之心安守在自性本心之中。为什么要这样安守呢?《中庸》中说,诚则明,明则诚,诚和明,是修行的两个面,相互之间时互相促进的。所谓的明就是智慧。智慧如何增长?越是能够沉静地安住于自性本心,对于自性本心的契入度就会越来越深。而对自性本心的契入度越来越深,自性智慧的光明就会越来越显发,这种智慧光明就会更快的增长,修行者的智慧就会更快的显发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意诚而后心正。其实有了前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有了这两点之后,修行的根本和核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格而后知至,代表找到了修行的根本,而知至而后意诚,又明确了在找到这个根本之后如何去守住这个根本,如何去增长这个根本,让这个根本从一棵小苗茁壮成长,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从自性本心的智慧的角度,“知至”点燃了一个小火苗,“意诚”则专注地让小火苗不断的增长,不断的放大,不断地成为更大的光明,最后成为照耀天地照耀万物的太阳。

意诚而后心正。所谓的心正,正,就是正念,就是始终保持对自性本心的安住,其心自正,心正,就是始终守住大学之道,始终让自己的身口意的一切言行都符合大学之道。而有了前面的意诚,心正自然就可以做到。

心正而后身修。心正更侧重于内心,身修更侧重于行为,就是侧重于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所展现出来的身口意的修行,就是身修。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安住于自性本心,不断的清除过往所积累的习气,修,其实就是修正、修改。将不符合前面这种意诚心正的身口意的言行改正过来,回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回到对自性本心的安住上,回到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清净、清明、觉性智慧光明上来。“修身”阶段是一个长期的修行阶段,前面所说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它相当于是一个一体化的修行阶段,也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它代表着内在的修行。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对自性本心智慧的外显和运用,而运用最根本的方面又在于自己的生命本身,也就是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这种修行贯穿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所以是念念修行,天天修行,年年月月按照大学之道修行的要求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磨练、扫除自己的过往积累下来的习气。

身修,它也有不同的修行的阶段。修行的阶段,其实就是我们去观照自己,在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一个月30天,一年365天,在我们生命的时空当中,有多少时间是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的,那么这个比例就代表了身修的程度。这是其中一个维度。第二个纬度是稳定度。虽然也能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这种安住的定力、深度以及对于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程度,同样也是身修程度的一个体现。而这样的修行,它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全部,生命不息,修行不止,直到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分分秒秒,而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境,都能够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这样才算真正有了修身的功夫和境界,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身修而后家齐,这里的身修,并不是说要完全达到在我们生命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年365天,都要能够安住在自心本心之中,而后才能进行“家齐”的修行,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每一项修行的内容,都有一个从起始,然后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大学》的一开始,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的修行,它都有一个从开始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身修而后家齐,对于不同的修身的境界,家齐的境界同样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仍然体现着这样一个逻辑——如果说你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都还没有修好,那么你就很难将这种智慧应用到对人事物的处理上,也很难去改变与自己比较亲近的有缘人。

“家齐”的修行,影响和改变的是与自己生命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当我们自己在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并且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不断地扫除自己的各种习气,让自己的智慧不断的提升,让自己的心灵和人格不断的升华,同时能够放下对各种事物的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一种面对各种情境的智慧,然后这样的智慧,它自然地就会体现在我们的为人处事之中,自然地就会影响我们身边的人,自然的就会影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所以,身修的程度,最后也决定了家齐的程度。

家齐,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层面。最基本的层面,在修行者的影响下,整个家庭文化氛围都比较和谐,相互之间能够相亲相爱,能够相互体谅,家庭和睦幸福,这是最基本的层面。然后在这个层面之上,如果能够影响和引导家庭成员共同走大学之道,共同追求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最终齐于大人,齐于圣贤,那么这就是更高层面的“家齐”境界。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首先修行者自身的修身水平又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也就是说修行者不仅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它还能够将自性本心的智慧应用到非常广泛的领域,应用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面。在当代社会,国治,它可以体现为一个公司的治理,一个城市的治理,一个行业的治理,或者是某一个领域的治理。所谓的治理,就是将大学之道的智慧,应用到相应的领域,让这个领域渗透着大学之道的精神,渗透着明明德的精神,渗透着亲民的精神。通过这种智慧的应用和浇灌,使所治理的领域能够自然的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使整个体系所有成员、所有构成部分均达到健康、和谐、均衡、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状态。当整个体系达到了最和谐、平衡、有序发展的这种状态就叫做国治。“治”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国治”在自身的修行之中,它还指身国的治理,也就是人的身心整体这样一个国度,就叫做身国。“家齐”阶段主要还是指人的身口意的这种言行的修行,而“国治”又继续深化一步,它是指人自身的整个生命体系,从生理体系到心理体系,到精神体系,到灵性体系,所有的这些生命体系都在自性本心性德光明的照耀下,实现了超越性的升华,这种升华的境界,就叫做“国治”。

对于“身国”层面的“国治”,儒家经典可能体现的不是太多,而道家和佛家的经典,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就阐述得更多一些。道家的修行,以修道者身心灵系统的修行为核心,从内到外去彻底地改变人的整个生命状态,完全超越世俗生命的状态,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佛教的修行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国治”这个层面的修行,将会使人的生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关于这一方面,自己目前还没有深入的实修,所以说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提一下,更深的内容有待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实际修行中不断的去实践去体证。

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的境界,比国智的境界又大大的提升了。“天下”已经代指了所有的一切,在儒家的语境下,“天下”包括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包括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对于儒家而言,达到了“天下平”,就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对于修行者自身,天下平就意味着达到了最深刻的自他无分、完全平等一如的境界。修行者能够在所有的生命时空里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在任何情境中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不仅如此,修行者还能够将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化为各种随缘应用的鲜活的智慧,同时心中了无牵挂,在一切情境中,随缘应对一切,不惧一切法,不弃一切法,任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着一切法,不住一切法。

天下平,对于儒家而言,它还代表着儒家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理想的完全实现。儒家修行的最终理想是“内圣外王”,不仅修行者自身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即大人的境界和圣贤的境界,同时还要能够使这种修行的境界展现为社会治理的境界。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的修身,最终一定要外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境界,最终才能实现整个儒家修行之道的目的和宗旨。对于这种“天下平”的社会治理境界,可以用《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这个境界来代表,在《礼运大同篇》中,对于“大同”如是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也就是说对于儒家修行者而言,它不仅要使自身的修行达到大人的境界,圣贤的境界,而且要将这种圣贤之道推行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使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达到一种高度和谐、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境界,才算完成了大学之道的修行。对于这样的境界,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种修行,其终极境界皆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的境界,就是宗教的信仰者和修行者终身去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说这种境界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在修行者的生命中最终彻底实现的,即是有人可以达到,也是凤毛麟角。但即使如此,对于这种境界的不懈追求,却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达到这样一个终极理想的境界,它不是靠某一个修行者的努力,而是靠千千万万修行者的努力,靠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息的这种文化和精神,靠一代一代的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付出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追求、去奉献,而这种精神才是《大学》最终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的精神。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明空心语

重生的我,一心搞钱!  仙子,版本更新了!  被虐惨死后,嫡女她强势归来  末日即是第二人生  四合院,傻柱,你也不想打光棍吧  领主大人天赋异禀  高武江湖,从天赋如龙开始  疯了吧!才20岁就镇压巅峰梅罗  度韶华  末世枭雄:我用丧尸打造最强女团  让你练武,你练成了大罗金身?  美利坚的重装驱魔师  坏了!我成古神替身了  带着酒店穿年代,被四个哥哥团宠  狼烟榜  房东小阿姨,重生你还走弯路?  穿越末世电影当演员  轮回乐园:吾为域主,止步!  生常  足球:神级影锋,从鹦鹉军团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惊世凰妃:邪王,心尖宠!

惊世凰妃:邪王,心尖宠!

前世,她蠢的要命,信奉身边所有敌人,逼死身边所有亲人,临死,才幡然悔悟!重生,她带着千年底蕴归来,势要逆天改命,扭转乾坤,将曾欺她者,辱她者全部打死!说她废柴?她亮出神级天赋,分分钟碾压一切!说她丑陋?她摇身一变成为帝国第一绝色,并转身投入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怀抱!又说她配不上他?她笑的风轻云淡,问枕边美男他们都说我配不上你,你觉得呢?美男身体力行造出个小包子,抽肿他们的脸!小包子暗戳戳地爬了出来爹爹是在说我吗?美男转头一看!!!如果您喜欢惊世凰妃邪王,心尖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大明,世界第一强国

大明,世界第一强国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21世界最年轻的历史学家凌云,意外重生到了大明宣宗长子,大明战神朱祁镇的身上,他要为战神正名,他要打造一个牢不可破的大明!!!...

将军家的下堂妾

将军家的下堂妾

为了报恩,身为御史千金的她,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只为嫁进将军府。一妻一妾,她甘愿当妾。新婚当晚,八百里加急,他只顾着与正妻道别,而她只看见一个匆匆而去的背影。再之后,便是他战死沙场,尸骨无存的消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曾经的正妻,被当今陈王明媒正娶,十里红妆,羡煞旁人。而她,以一个妾的身份,照顾着将军府的一老一少一病,直到如果您喜欢将军家的下堂妾,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常理不存在的轮回

常理不存在的轮回

当你发现自己在睡眠之中被室友套上了女装会怎么想?当你发现自己在女装的时候还得到了一个可以帮助你女装的系统会怎么想?当你发现自己女装的时候还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会怎么想?总之,作为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女装什么的绝对是真香定律如果您喜欢常理不存在的轮回,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墨如雨上

墨如雨上

三世情劫,只为你一人,天下之大,只有我心似你心。一个是凌云山的神女,一个是魔界少主,一个是妖帝,三人之间,爱恨纠葛,缘许三生,三生三世只有你一人相守。情不知所起,偶然的邂逅,遇见他,爱上他,便全然不顾神仙的身份,只为他一人,缘起缘灭,轮回三世,终得圆满。如果您喜欢墨如雨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